客家民俗文化艺术展

一、前言:客人来州,多在元时,本河南人。

前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原汉人南迁形成的客家人保留了许多中原传统习俗,又产生了适应本土经济、文化生活的民风民俗。客家民俗文化始终传承着中原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孕育出了客家山歌、客家土楼、客家菜、麒麟舞、游大龙、河田高景、客家木偶戏等民俗文化艺术。

C:/Users/YF/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8113958/output_7.jpgoutput_7

客人来州,多在元时,本河南人。

——黄遵宪《己亥杂诗》自注

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客家人,清朝著名爱国诗人,外交家、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民俗学家,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者、维新志士。

二、客家土楼——中华文化瑰宝

客家土楼是客家人世代相袭、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是客家民居(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三种样式之一,主要有福建客家土楼和广东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南的永定、南靖、平和、诏安和粤东的饶平、大埔、蕉岭等地。客家土楼主要有3种典型:五凤楼、方楼、圆寨。五凤楼是中原汉族府第式建筑形式的直接传承,圆、方土楼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但其祖祠建于全楼中心,仍保持中原汉族礼制传统中孝悌尊卑观念的核心。

C:/Users/YF/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8113958/output_8.jpgoutput_8

三、客家围屋——中原传统建筑工艺与南方地域特色的结合

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三种样式之一,类型主要有围楼、围寨、围龙屋、四角楼等,形式上主要有方形围屋、半圆形围屋、圆形围屋。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客家人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聚族而居,采用中原传统建筑工艺中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结合了中原古朴遗风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围屋,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

客家围屋

四、客家山歌——汉族传统歌曲活化石

客家山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楚辞以及汉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后随客家人由北而南的迁徙,又吸收了吴声歌曲以及畲[shē]族、瑶族等土著居民歌谣的精华,是中原文化与南方本土文化融合的结晶,历经千年传承兴盛不衰,广泛流传于广东省梅州、深圳、惠州、韶关、河源,福建省永定,广西贺州,江西赣州等客家方言地区。

五、客家菜——中原古代筵席遗风

客家菜传承了中原饮食文化,在南迁后有了新的食材,与本地特产美食相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一家中华美食。客家菜的食材来自于客家人所生活的高山、田园、江河,山野之根、田园之蔬、河塘之鲜。客家菜突出主料,原汁原味,以煮、炖、烧、煲、酿见长,素有“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的说法,承载了中原古典筵席及礼俗。

C:/Users/YF/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8113958/output_10.jpgoutput_10

六、游大龙——游弋家园的客家文脉与乡愁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民间元宵节期间大多有游龙的习俗,其中姑田大龙形体庞大、工艺精美、参与者众,享有“天下第一龙”之美誉。明朝万历年间,姑田下堡邓屋八世祖邓应,出任潮州府检校,其弟邓恭子孙到潮州探亲时看到舞龙活动,兴叹不已,便将龙画成图样带回姑田邓屋仿制,并于元宵节期间游行,传承至今,成为姑田镇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大龙选用当地著名的连城姑田宣纸为材料糊裱,最主要的龙头及龙尾由当年主办家族承担制作,其余由每户各出一节自制的龙身,相接而成,可长达900余米。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从这种客家传统民俗活动中,可感受到客家人的勇气与团结,以“龙”为图腾信仰,标示龙孙血脉及对中原文化之固守思念。

C:/Users/YF/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8113958/output_11.jpgoutput_11

七、麒麟舞——客家人北方南迁的见证

广东省各地的“麒麟舞”是客家人北方南迁的见证,以锣鼓加唢呐为伴奏,具有典型的中原地区花会的风格,与广东岭南音乐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

C:/Users/YF/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8113958/output_12.jpgoutput_12

八、河田高景——传统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

在广东汕尾市陆河的河田镇,客家先民远离中原祖地南下迁移,传统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完美结合、交融,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客家民俗结晶——河田高景。它起源于明清时期河田镇的“广福庵庙会”,具有浓厚的佛道宗教色彩。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朝廷下诏禁止演戏,于是,陆河的客家先民将中原传来的抬阁与飘色等传统民俗艺术进行改造、创新,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河田高景”。它以高闻名,以险瞩目,传统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九、二十两天进行高景巡游,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传承文化艺术和渴望祖国富强的人生追求。

C:/Users/YF/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8113958/output_13.jpgoutput_13

九、客家木偶戏——一时间千秋故事,三尺地万里江山

客家木偶戏,也称提线木偶戏、吊线戏,古称“傀儡戏”,是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俗艺能,最初由中原传入,主要流传于福建省上杭、连城、永定、武平、长汀等县。“方寸木雕得形容酷肖,装成生旦丑净莫笑他真真假假;数条线扯来非常活泼,演出悲欢离合看到底节节传神。”这幅四十四字的长联生动道出了闽西客家木偶戏的别样神韵和历史沧桑。剧目多以古装历史、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剧为主,传统剧目主要有《大名府》、《水漫金山寺》、《孟姜女哭长城》、《八仙过海》、《三打白骨精》等连台本戏也随历史发展出现了文明戏、现代戏童话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创作了书法、拉琴、茶艺等,走向了国际舞台。

C:/Users/YF/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8113958/output_14.jpgoutput_14

十、蓆狮——客家谢氏民俗舞蹈活动

蓆狮起源于明末清初,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古陂[bēi]镇客家子民谢氏家族从中国传统的龙灯和狮舞中获得灵感,同时借鉴赣南广为流传的香火龙利用稻草做龙身、插香火显现造型的做法,以竹木做成骨架,用两条草席连接而成狮身,外扎稻草便以插香,发明了这种香火狮。古陂方言中“谢”与“蓆”谐音(念qià),故命名为“蓆狮”。席狮是当地农民在春节期间举行的民俗舞蹈活动,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连续表演三夜,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身,一人舞狮尾,配以两个“廻廻”,负责引狮、逗狮。

C:/Users/YF/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8113958/output_15.jpgoutput_15

十一、犁狮——客家黎氏民俗舞蹈活动

犁狮出现在清光绪年间,客家子民黎姓后人受蓆狮启发,创作出了这种代表黎姓的狮舞。古陂方言中黎与犁同音(念léi),逐命名“犁狮”。与蓆狮不同的是,犁狮使用了牛和犁的元素,在表演时,由“大牛”(狮头、牛身)拖着“犁”,“小牛”跟在后面,腾挪跳跃,再现春牛耕田的欢快场景。

十二、客家凉帽——摒弃“女人不抛头露面”的古中原遗风

客家女子,贤良淑德,自然天足,在中国古代没有缠足的陋习。同时,客家女子摒弃了“女人不抛头露面”的古中原遗风,佩戴凉帽头饰。客家凉帽采用薄薄的篾片和麦秆编制而成,中间形成镂空,外形呈斗笠状,帽檐四周缝制有宽布条,顺着帽檐自然下垂。别称“凉笠”,可追溯至北宋年间,与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东坡渊源颇深,所以又称“苏公笠”。戴不同的凉帽能区分身份,如在深圳客家地区,未婚女孩的凉帽花带花穗是白色,已婚少妇花带花穗是红色,中老年妇女多用青色、黑色或红绿黑杂色等。客家凉帽造型美观,图案花纹编织别致,清凉透气可以遮阳防晒,拿在手里轻盈可以当扇子用,女性佩戴体现美感和韵味,极富审美和实用价值。

C:/Users/YF/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08113958/output_16.jpgoutput_16

十三、结语

客家民俗文化多源于中原地区,中原汉人南迁使中原民俗文化与南方本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在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活中,形成了多元的客家民俗文化艺术。